【讀讀詩】[美] 謝爾·希爾弗斯坦《總得有人去》

謝爾·希爾弗斯坦《總得有人去·閣樓上的光》

總得有人去擦擦星星,
它們看起來灰濛濛。
總得有人去擦擦星星,
因為那些八哥、海鷗和老鷹,
都抱怨星星又舊又生銹,
想要個新的我們沒有。
所以還是帶上水桶和抹布,
總得有人去擦擦星星。

"Somebody has to go polish the stars,
They're looking a little bit dull.
Somebody has to go polish the stars,
For the eagles and starlings and gulls
Have all been complaining they're tarnished and worn,
They say they want new ones we cannot afford.
So please get your rags
And your polishing jars,
Somebody has to go polish the stars."
Shel Silverstein (A Light in the Attic)

  • 有些事,沒人要做,但總得有人去做。
  • 有些人,事情發生了,只懂得埋怨。
  • 雖然聽了這些負面話很讓人生氣,但有些時候,總得有人要去忍讓,有人要去解決。
  • 準備好了嗎?是時候用功了。

【翻翻書】[日]石田 淳《絕對做得到的持續術》

文案:

持續,就是力量。
世界上有許多事情都要堅持下去才看得到成果。
有些事情即使你知道達成目標的好“方法”、好“步驟”,
可是問題卻出在“能不能持續下去”。

學習、工作、準備考試、減肥、戒菸......,
這些事情都得“堅持下去”才看得到成果。
而一件事未竟全功時,除了客觀因素,
大多數的人總會怪罪自己的個性:
“我意志力薄弱,做什麽都做不久......”

但“持續下去”跟意志是否堅強無關,
跟耐性也沒有關係——它實際上是一種“行為技術”。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誰都可以做得到”的技術。

只要掌握了這套“持續術”,
你就可以永遠告別三分鐘熱度,
再也不用擔心虎頭蛇尾,
只要想做,就一定可以輕鬆做到完

  • 個人覺得這本書很實用,學到了!屬自我管理類。
  • 看這本書之前,我確實認為自己是個意志薄弱的人;看完後,就有被拯救的感覺。
  • 重點只有兩個:增加某項行為;減少某項行為。把“目標行為”告知身邊的人,他們可以“督促”你。
  • 看著看著,發現有些小技巧似乎也可應用在班級管理上,比如“積點卡”。
  • 看了結語,才發現原來作者曾把這套從“行為科學”延伸的“行為管理”應用在他補習班的學生身上。還寫了一本《不可思議的成績進步法》,屬教學管理方法類,想看。